睇司法!盘点2021之五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2022已然开启。回眸2021,广州司法行政亮点纷呈,市局特别推出“睇司法!盘点2021”特辑,与大家一起回顾分享。2022年,我们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砥砺前行、再铸辉煌。
09
▲打造全国首个立体化全景式地铁普法风景线。以地铁21号线上的天河、增城两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为基础,将地铁天河公园站设为法治宣传主题站,站内设置了70米长的法治主题墙以及集声光电一体的“法治广州,与法同行”灯光阵列和360°环形屏幕;同时在地铁21号线开设法治宣传专列,在车厢内的车门、座椅、车窗等位置均张贴普法知识点。
▲首创“4K+5G”沉浸式融媒体普法,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举办了长达40天的“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融媒体免费普法体验活动,在国内首次采用声光电、立体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技术手段,通过场景模拟、互动游戏、有奖问答等形式进行普法,通过与观众的良性互动,打造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融媒体普法。
▲深化禁毒教育“六进”见成效。推动禁毒宣传“进广场、进消防、进医院、进车站、进景点”,重点增强群众的防毒拒毒意识,培养孩子们形成“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2021年以来共向12.6万名群众普及毒品预防教育,其中组织巡展113场,受教育人数11.6万人次。

10
▲打造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小所办大事“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司法所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共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9.3万件,调解成功率为98.9%,调解协议涉及金额约为26.54亿元。持续推进“一区一特色、一所一品牌”创建,2021年打造区司法局特色项目11项、品牌司法所14个。努力打造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广州品牌”,广州3个司法所及3名个人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称号,司法部唐一军部长评价天河南司法所“小所办大事、联手化纠纷、合力促和谐”。
▲探索建立人民调解非诉讼服务中心。坚持源头治理,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疏导端用力,以番禺区为试点,探索建设非诉讼服务中心。通过搭建1+N非诉讼服务中心网络,引入各类非诉讼纠纷解决资源构建“大调解”格局。中心成立至今已受理民事申请法援案件76宗,行政复议案件42宗。
▲广州律师发挥调解效能打造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积极发挥作用,目前,该中心在册调解员160名,专家委员会成员8名,受理广州两级法院委派委托和自行受理的商事调解案件共计579宗,涉及诉讼标的额超过113.8亿元人民币,成功调解案件涉及诉讼标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商事调解中心的成立被写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11
▲刑罚教育拓展资源打通罪犯义务教育“最后一公里”。市司法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明确将广州地区监狱在押罪犯的义务教育纳入全市义务教育总体规划和工作范围,一次性解决市属监狱义务教育在师资队伍、证书效力和经费保障三大难题,打通罪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将市属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纳入花都区职业教育规划,当前花都监狱与女子监狱均已“双纳入”花都区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规划,均已设立文化教学点和职业教育培训点,今年已入学罪犯199人。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6批次,240名罪犯参训,获证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了罪犯刑满释放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深化社戒社康工作建成工作站45个。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的指导支持职能,全局派出近200名戒毒民警参与该项工作,6个强戒所与街(镇)共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45个。各所以指导站为平台,协助街道做好出所衔接、社区帮扶、禁毒宣传、跟踪回访、心理矫治、寻找脱管失控人员、跟进所外就医人员动态和摸查病残人员情况等工作,实现戒毒所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缝衔接,有效巩固和提升教育戒治质量,更好服务禁毒工作大局。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